威海海鲜·寻鲜之旅,30余名媒体代表和网络达人采风山海间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时英艳 宫举卫

9月13日,伴着海风的清新气息,“威海海鲜·寻鲜之旅”主题采风活动举行。30多名主流媒体代表和网络达人走进威海,通过“看、触、品”沉浸式体验,探索海洋奥秘,解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

科技赋能,开启海洋探索体验

步入荣成海洋食品博览中心,仿佛走进了“海洋秘境”。这里彻底打破传统展陈的局限,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影音资料等全方位展示了威海市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经济现状、海洋食品产业和特色渔家民俗文化等。

“科技加持的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太令人震撼了。”体验到威海海域资源视频在砗磲模型上呈现、生产企业工作场景即时播报、威海远洋作业视频等科技场景,网络达人“文登诗圣”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威海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参观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后,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更从产业数据看到了海洋经济的蓬勃态势。”网络达人“听海看海啊”说。

科技是打破传统展陈边界、激活游客参与感的核心动力。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未来,还将持续更新科技设备,加入更多互动项目,让游客在趣味体验中加深对海洋的认知,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科普,让海洋探索更生动”。

耕海劳作,尽享休闲渔业乐趣

如果说海洋食品博览中心是了解海洋资源的窗口,那么桑沟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则是窥探海洋生态的实景课堂。在这里,采风团一行乘船出海观光、抛洒食物吸引海鸥环绕、参观原生态海鲜养殖区、体验逗鱼乐趣、亲手采摘贝类……一系列互动让大家沉浸式感受渔民日常,触摸海洋文化鲜活脉搏,直观感受“向海而生”的产业韧性。

“以前只在市场买海鲜,今天体验‘提笼采贝’休闲渔业项目,感觉很新奇!”首次体验的网络达人“菠萝啊”提着装满贝类的提笼,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一会儿工夫,刚采摘的海鲜就直达牧场配套餐厅,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鲜活美味。这份“从海到桌”的便捷体验,让不少人直呼过瘾。“既体验了耕海劳作,又了解了桑沟湾立体、生态、循环的发展特色,为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点赞。”山东商报记者隋云涛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发展休闲渔业带来了很多利好。”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周志豪说,“不仅为游客带来了耕海牧渔的体验,也叫响了我们的品牌,实现了双赢。”

赏参探馆,解锁海洋珍品密码

威海是全国重要的刺参主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海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为深入了解海参文化,采风团一行走进中华好当家海参博物馆。大家通过文字、图片、标本、模型、影片、声光、实物等,既了解了海参知识,又品味了海洋文化底蕴,真切感受到海洋馈赠与渔家智慧交融的独特魅力。

“全球上百种海参标本,非常壮观。”网络达人“钢小侠”说,作为威海人,自认为对海参比较了解,直到参观海参博物馆后,才发现,原来海参文化是这么博大精深。“尤其是威海刺参的相关知识,更颠覆了我的认知。”

作为威海市著名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威海刺参”参体突棘粗大、肉质肥厚、鲜嫩可口、滋补力强,被誉为“参中之冠”。2024年,“威海刺参”鲜参年产量达4.7万吨,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流通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年产值超200亿元,是威海市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海洋经济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威海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优化海洋产业体系,全力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威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责任编辑:范华栋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