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志恒 尹睿
“应该是在五一之后吧,机器人租赁的价格就下来了,以前人形机器人租一天能2-3万元,现在四到六千块就往外出租了。”小陈在今年初的时候购置了一台宇树机器狗用于出租,曾经历过机器人天天被租出去的好行情,目前也就是“回本”的状态,并没有挣到太多钱。
小陈说道,“已经将近半个月没有接到单了。而且感觉现在从事机器人租赁的人更多了。”同样,作为较早一批进入机器人租赁赛道的从业者,在济南从事机器人租赁业务的李先生也有相似的看法,“现在机器人租赁行业正是一个大洗牌的阶段,有实力的、有新意的,才会被留下。”
2024年,被称为“机器人元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具身机器人租赁曾一度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赛道。根据恒州诚思(YHResearch)的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租赁收入规模约112.2亿元,预计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171.2亿元,2025-203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1%。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租赁占比达65%,主要应用于商演、景区导览、企业年会等场景。然而,进入2025年5月,市场风向发生了变化,一场无声的“洗牌”悄然展开。
从“溢价抢单”到“降价生存”
“我记得4月份的时候,有朋友的机器人租出了4万元一场的价格,现在想想真的是太夸张了。”小陈回忆起当初市场的火爆仍清楚的记得,当时,受到春晚和机器人马拉松的影响,商用机器人租赁的需求激增,市场供不应求。“当时市面上的机器人也比较少,会有一些‘黄牛’倒卖机器人,官方售价9.9万元的机器人溢价一倍往外卖完全不担心销量。”随着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能不断提高,市面上可租赁的机器人也变多了,“这也是机器人租赁价格下降的一个原因吧。”
受访者供图
但这种“好日子”在五一劳动节后戛然而止。据诺亚方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凯宁介绍,宇树官方下调了机器售价,叠加企业批量生产导致市场供给过剩,目前租赁价格已经比高峰时期下降了70%。以高配跳舞机器人为例,曾经其租赁价格最高峰可达到2万-3万元/次。
李凯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目前的租赁价格来算,仅能覆盖山东省内的人工、食宿、运输成本,若涉及跨省演出,如前往新疆、东北等地,成本便会大幅攀升,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上个月我们跑了7000公里,覆盖新疆、东北多个省份,算下来跨省订单基本不赚钱,主要是为了维持客户关系。”他坦言。
9月8日时,闲鱼APP上的租赁价格
记者在闲鱼APP上搜索“机器人租赁”看到,租用宇树G1人形机器人的报价多在1000元——4000元/天不等,有不少链接显示已经降价了50%以上。机器狗租赁一天的价格在300元左右,都支持全国服务,一位卖家向记者介绍,租用一只机器狗3天以上收费是300多元一天,支持全国邮寄,“之前没操作过也不用担心,会配备说明书,也可以远程视频教你怎么操作。”
“老玩家”力求突围,“新手慎入”
“现在行业正在洗牌,该退场的退场,没有资源的新入局者,想靠手中的机器人盈利,其实难度有点大,”李凯宁感慨道。在市场爆发期,大量资本和创业者涌入机器人租赁领域,部分企业盲目跟风,既没有核心技术团队,也缺乏客户资源,仅靠低价租赁赚取短期利润。随着市场降温,这类企业率先陷入困境。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一年内,新注册的与“机器人”有关的企业有30余万家,注销和吊销的企业有2.8万余家,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
“我们是在2024年就入局了机器人租赁,陆续购入了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前期也是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资源优势,”据李凯宁介绍,公司的机器人是宇树G1的最高配型号,活动灵活度比较高,基本可以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比如指定动作、语言交互等等,“这是很多小机构和个人玩家不好做到的。”
同时李凯宁表示,老客户复购率虽受行业环境影响有所下降,但学校、政企单位等客户每年仍有固定需求,如学校的迎新运动会、企业的年会等,这些成为公司稳定的“基本盘”。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副会长李卫民表示,目前具身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局限,应关注具身机器人 “自我学习” 的特性,紧跟技术迭代节奏,适配能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的产品,同时着眼长期价值,优先选择支持在线升级、预留二次开发接口的设备,拓展应用边界,实现可持续增长。
从“单一租赁”到“场景化服务”
面对市场洗牌,如何破局成为从业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李凯宁看来,机器人租赁行业的未来,在于从“单一设备租赁”转向“场景化服务”,通过提升机器人的功能性和交互性,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以前机器人在商演中只能跳舞,动作和指令都很有限,但如果能让它做景区讲解员、房地产导览员,还能实现语音交互,甚至成为‘文旅推介官’。发展潜力就变得更大了。”
同时,李凯宁提到,目前国家在机器人与人接触相关领域的法律尚未完善,如养老服务、儿童陪伴等场景,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无法放开手脚开展业务。“如果政策能进一步放开,我们可以开发更多具备情绪价值的机器人应用,比如为老人提供陪护服务,为孩子提供教育陪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期待道。
尽管当前机器人租赁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李凯宁对行业未来仍充满信心。“这次洗牌会淘汰掉那些盲目跟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让市场更加规范,也会让客户更注重服务质量和技术实力,这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是机遇。”
李卫民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具身机器人未来前景广阔。其技术进步迅速,同时依托机器人自主学习及与环境交互,智能化水平将持续提升;虽目前智能化程度较低,但随技术突破、企业引导及后续立法规范,有望进一步逐步融入生产生活。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