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畔现“江北桂林”:龙湾水乡的美丽蝶变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作为2022年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坐落在沂源县的龙湾水乡被誉为“江北桂林”。这片涵盖11个村庄、总面积28.73平方公里的土地,依托10公里沂河最美河段,绘就了一幅“水清岸绿、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的“见证河湖蝶变 共建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深度探访我省在美丽河湖保护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展现我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风采,为全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提供“山东样板。

以水为脉,重塑生态底色

“以前河道淤积,现在水清岸绿,变化太大了!”。近年来,沂源县投资2.6亿元实施沂河治理工程,清淤疏浚15.29公里,建设橡胶坝6座,新建生态溢流堰4座、漫水桥8座。一系列生态治理举措,让沂河重现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

一村一景,留住乡愁记忆

龙湾水乡示范区坚持“一村一特色、一街一景观”的建设理念。完成龙巷段2万平方米四季花海景观带、村庄立面改造、小微景点等建设,11个村庄“一村一特色 一街一景观”,实现片区内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美丽乡村破茧蝶变。其中下龙巷村实现了自来水、道路“户户通”和雨污分流,实施龙巷河整治1080米,新建高标准休痰檬垕鎻闲公园3处、荷塘2处,完成村庄立面改貌10000㎡形成“碧誹馀锽悌水、蓝天、灰瓦、白墙”的“江北桂林”水乡美景。

产业融合,激活共富新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龙湾水乡示范区创新采用“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消水蒜黄协会每年销售蒜黄2.5万吨,带动群众增收1.5亿元;下龙巷村的“樱树之缘合作社”发展樱桃大棚100亩,反季樱桃售价高达每斤300元,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0万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文旅融合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新上的1450米水上漂流项目成为爆款,2025年“五一”期间吸引客流1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400万元。如今的龙湾水乡,已成为集采摘游、近郊游、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

责任编辑:李殷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