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运河边听古老的诚信故事,在剪纸中“剪出”法治精神,在模拟法庭上敲响人生第一记法槌;他们还和检察官一起模拟案卷讨论案情,和特警叔叔合影留念,喊出“我长大后也要保护大家”的梦想……
这不是微视频里的情节,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临清市正在探索的一条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路径,依托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研究会、法治思政工作室开展的“运河思政 临清印迹”法治思政课系列行动。
今天,我们带您走进临清古城里“行走的法治思政课”。
开学第一课
用故事讲法律,让法治“听得懂”
春天,雨水节气刚过,临清多所中小学迎来了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在逸夫实验小学,“大白哥哥”团队成员,临清市法学法律工作者李咏琪把《西游记》里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故事搬进课堂,引出“犯罪后果很严重”的道理。孩子们听得入迷,纷纷举手提问:“那我们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在网络上可以随便发表言论吗?”
在戴湾镇中心小学,学生们通过AI视频了解家乡“戴湾闸”的历史,发现原来古代水闸管理也有规则可循,而这些规则,正是今天法治社会的雏形。
法学专家现场讲解:“就像‘戴湾闸’需要规则来保障畅通,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法律来维护秩序。”
为了做好全市的法治“开学第一课”,在开学前夕,市委政法委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交警队以及妇联、团委、民政局分管未成年人保护的负责人、法学专家,以及教体局邀请来的学校代表二十余人聚在一起为“开学法治第一课”出谋划策!在德法的双重滋养下,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2月11日,临清市“大白哥哥”团队的专家联合刘英顺老师,跨界合作为临清法治副校长赋能,指导法治副校长们要结合临清本地的传统文化,让法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地方特色。
学期中实践:走出教室,法治“动起来”
如果说开学第一课是播下种子,那么整个学期的法治实践就是在浇灌成长。
4月30日,临清市召开“运河思政 法治护航”专题座谈会,政法单位的法学专家们和实验高中、明德中学等校代表共同研讨“法治思政”项目式学习实施方案,明确以“专题学习+实践体验”为核心,通过校地联动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体系,推动法治知识融入思政课堂。
明德中学成立了全市首个法治社团“德法学社”,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探访本地特色产业,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法律知识。
在京华小学的“检察官的一天”职业体验活动中,30名小学生穿上定制制服,化身“运河小检察官”,跟着真正的检察官模拟分析案件、整理证据。法学专家全程参与指导,解答孩子们的各种疑问,让他们对司法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而在京华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警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热血沸腾。孩子们亲手触摸防暴盾牌、观看实战演练,看着特警叔叔英勇的身影,不少孩子当场表示:“我也要成为保护大家的人!”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辛庄中学的“模拟法庭”实践课。初二年级的学生穿上法袍、拿起法槌,在法学专家和检察官的指导下亲历庭审全过程。一名扮演“审判长”的学生说:“原来赔偿不仅是赔钱,更是对错误的纠正。”这种沉浸式教学,让法律不再抽象,而是在一次次角色扮演中变得鲜活有力。
在校园这片青春的田野上,每一株“青禾”都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临清法院刑庭干警在临清工业学校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设置法润青禾解忧站,开启了从讲座式“大水漫灌”到听诊式“精准滴灌”的温暖而有力的守护之旅。法润青禾解忧站,宛如校园里的心灵驿站,迎接着怀揣疑惑而来的学生们。
探寻商埠法治密码 传承运河思政精神,临清实验高中开展思政项目式学习精品课活动,学生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专家指导下,撰写了《运河商埠法治密码研究报告》。系统总结古代法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离校前再叮嘱:安全不松劲,法治再强化
临近学期末,临清市公安局民警张楠与法学专家共同走进明德中学,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法治课。她围绕“守护身体的小秘密”“警惕青春的雷区”等主题,结合真实案例,教学生们识别性侵风险、应对校园欺凌,并总结出“冷静逃脱、及时求助、留存证据”的自保口诀。
与此同时,临清市司法局也吹响了“法治护航·平安暑假”的集结号。全市16个镇街司法所在法学专家的支持下迅速行动,如同一支支“法治轻骑兵”,深入校园、社区、村庄,开展暑期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
家校共育也成为重点。市司法局特别制作了《2025年暑期法治安全提示》彩页,发放至每一位家长手中,内容涵盖防溺水、防诈骗、防沉迷网络等多个方面,并附有法律服务二维码,方便家长随时咨询。
暑期接力:大学+中学共治,让青少年成为“治理小主人”
这个夏天,“德法雏鹰·青春共治”项目正式启动。在“知更鸟”大学生志愿者和法学专家的带领下,围绕未成年人安全议题开展调研,提出自己的“金点子”。他们不再只是被保护的对象,而是开始用自己的视角参与社会治理。
各镇街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防溺水专项宣传活动——把安全教育送到河边、村口、家门口。
烟店镇创新推出“沉浸式”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模拟演练中学习自救技能,在游戏中增强防范意识。魏湾镇加强日常巡逻并通过广播、微信群发布安全提醒;戴湾镇启动“政法+妇联+N”陪伴计划,关注留守儿童群体;金郝庄镇则建立“警网协同”机制,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从开学第一课到暑期社会实践,正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法治故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运河边一块块老砖上的承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孩子们握在手中的盾牌重量,是特警叔叔眼神中的坚定,是法槌落下那一刻的心跳共鸣。
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最好的教育,是让文化、规则与成长自然相遇。”而临清,正在努力书写这样的美好相遇。
来源:山东省法学会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