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7月29日,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赛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圆满收官。来自全国的23组选手携带近百件兼具实用性、商业性、艺术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设计作品进入决赛。
大赛以“时尚AI@棉服”为主题,旨在通过AI技术挖掘棉服设计的文化内涵,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自3月11日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院校、企业、设计师工作室及个人的报名作品6129份。历经4个月的激烈比拼,评选出金奖1件、银奖2件、铜奖3件,其他奖项若干件。其中,马亮的作品《香雾空蒙》荣获金奖。本次大赛的获奖佳作,将优先进入“量产加速计划”,享受打样补贴、订单精准对接等全链条扶持,让设计灵光从T台直达生产线,加速实现“侯营织造”向“侯营创造”的飞跃。
据了解,东昌府区是中国棉服产业的重要聚集地,现有棉服加工企业超200家,年产量达5500万件,年产值突破20亿元,其秋冬轻质棉服产量占全国70%以上,形成“互联网+公司+加工户”的特色模式。产品除销往黑龙江、郑州、四川、广州等全国各地,还远销俄罗斯、希腊、韩国等多个国家,带动就业2.3万余人,月均收入实现2000-7000元。其中,侯营镇聚集100余家棉服加工企业,遍布全镇10个新村(社区)、60多个网格村,年产能突破3600万件,年产值超11亿元。
近年来,聊城市聚焦棉服等纺织服装优势品类,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设计、柔性化生产。如今,小棉袄已形成了大产业,农家院“小棉袄”做出了海内外“大市场”,开启了“庭院经济”致富新模式,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