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朱孔杰
连日来,高温预警持续高挂,热浪灼城。城市如同巨大的蒸笼,地表温度节节攀升。当多数人减少外出躲避酷暑时,有一群人却顶着烈日,穿梭于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城市肌理——他们就是临沂市城管局城管信息采集员。高温非但没有阻滞巡查的脚步,反而让城市管理中的细微问题更容易暴露,他们的工作也迎来严峻“烤”验。
面对持续高温,市城管局数管中心科学部署,强化保障。一方面优化高温时段巡查方案,避开正午极端高温,利用早晚相对凉爽时段加密巡查;另一方面配足防暑降温物资,确保采集员安全作业。中心要求全体采集员坚守岗位,以更高标准、更细致眼光,保障市容环境在高温下依然整洁有序。
守护“城市动脉”,为安全隐患“把脉”
7月18日上午10时许,在河东区一人流密集处,老采集员陈海峰敏锐地发现人行道旁有一处井盖因高温变形,边缘翘起且与井框错位,形成了明显的安全隐患。他立即停下脚步,顶着烈日仔细查看翘起的高度和错位的缝隙,确认对行人构成潜在威胁。他熟练地多角度拍照记录,精准定位并上传至数管平台,请求紧急处置。“高温天金属易变形,井盖松动是大隐患,得赶紧处理,不然容易绊倒人。”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脖颈处被晒得通红。这已是他上午巡查发现的第3处设施安全隐患。
紧盯“城市细节”,为公共设施“解暑”
与此同时,在兰山区柳青街道,采集员颜喜逢正面对一个因高温暴露出的设施问题。一处配电箱在烈日炙烤下温度极高,触摸烫手,且部分固定螺丝因热胀冷缩已经松动。她迅速上前查看,尝试触碰把手确认温度,但因过于滚烫只能短暂接触。她立即通过数管平台上报情况,清晰描述箱体烫手、螺丝松动的具体位置和风险,上传照片和定位,请求相关部门尽快检修。“自行处置小问题,上报大问题,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天再热,城市的‘眼睛’也得睁大。”颜喜逢说着快步走向下一个巡查点。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采集员们的巡查清单在高温季显得尤为繁重。他们的身影融入灼热的街景,汗水滴落在滚烫的地面,只为第一时间捕捉城市运行的“不适”,让问题在热浪中也能得到快速“降温”。
当市民在空调房中享受清凉,当城市在烈日下维持着整洁与畅通,是城管信息采集员们用被汗水反复浸透的工装,用晒得黝黑的皮肤,默默编织着酷暑中的城市守护网。他们步步踏出的,不仅是责任网格的边界,更是城市在高温下从容呼吸的底线。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