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一枚生态蛋的品牌增值与产业链突围之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1:45

鸡蛋的行情骤起骤落,利润空间在上下游挤压中日益稀薄——这不仅是东明吉安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安军曾经的焦虑,更是整个蛋鸡产业挥之不去的阴云。当单纯依赖初级农产品销售的模式遭遇严峻挑战,山东东明这家大型蛋鸡养殖企业选择了一条破局之路:向产业链深处掘金,让“鸡安鸡蛋”的品牌价值在链条延伸中淬炼成钢,铸就蛋品中的“山东好品”。

一枚喷码塑品牌:从“无名蛋”到“身份证蛋”的价值跃升

日前,在东明吉安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安农牧”)的自动化包装车间,一枚枚鸡蛋正通过中央集蛋线传送至蛋库,工人只需将蛋箱封口——全程“人不碰蛋”的智能化操作,折射出这家企业对品质的追求。而在2019年之前,这些鸡蛋虽品质优良,却因缺乏品牌标识,只能以普通蛋价在市场中沉浮。

“自从创建‘吉安生态鸡蛋’品牌并推行蛋品打码后,经济效益翻番,抗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郭安军介绍。每一枚鸡蛋的喷码如同“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可追溯生产全流程。品牌化战略让鸡蛋单价提升30%,更是成功打入上海、安徽等高端市场,并在山东省优质蛋品产销对接会上获得认可,吉安农牧的鸡蛋完成了从“无名蛋”到“身份证蛋”的蜕变。

1.5亿元铸链条:深加工园区驱动产业“裂变”升级

鸡安鸡蛋在推行蛋品打码后虽初步提升了品牌价值,但在应对鸡蛋市场“过山车”式价格波动时仍显乏力。

“在企业尚未延伸产业链时,产品单一导致盈利点匮乏,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抗风险能力薄弱的短板便暴露无遗。”郭安军回顾道。残酷的市场倒逼转型,企业意识到,鸡蛋的价值不应止步于养殖场的蛋筐,深加工是提升附加值、熨平价格波动的关键支点,到底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

破局的号角在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梁坊村吹响。一个总投资1.5亿元的鸡蛋精细加工园区正在紧张建设当中。轰鸣的机械声中,场地清理作业紧锣密鼓进行。这并非简单的产能叠加,而是企业战略升级的核心落子。郭安军描绘了园区蓝图:“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200万只蛋鸡产能、加工销售3.6万吨鲜蛋的能力,预计年销售额突破4.3亿元。更重要的是,它将补齐我们从分拣、清洁、烘干、杀菌到包装、储存保鲜的全流程精细加工能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闭环蛋品产业链。”

加工园区的意义远超物理空间的拓展。它标志着“鸡安鸡蛋”从传统初级农产品供应商,向拥有多元化深加工产品矩阵的品牌运营商跃升。卤蛋、皮蛋、松花蛋等精深加工产品线相继布局,每一枚鸡蛋在流水线上被赋予新的生命形态与市场价值,实现从“论斤卖”到“论品质、论品牌卖”的根本性跨越。

产业链韧性不仅在于向下游延伸的深度,更在于向上游整合的强度与协同的广度。东明吉安的布局早已超越单一养殖环节,前瞻性地涉足鸡苗采购育成、精准饲料配方配送、疫苗注射外包服务等领域。这种纵向一体化战略,有效打通了从种源到餐桌的关键节点,构建起内部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显著增强了对饲料价格波动、疫病风险等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

东明县马头镇党委书记周福京对此寄予厚望:“吉安鸡蛋精细加工园区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后,其辐射效应将远超企业围墙。它将直接带动周边养鸡场标准化升级,激活饲料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预计新增农民工就业岗位200余个,年均增收超2万元。”一个以“鸡安”品牌为核心的区域性蛋鸡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

产学研融注动能:科技与协同锻造“钢筋铁骨”产业链

品牌的生命力,根植于科技创新的沃土。郭安军深谙此道:“我们正积极对接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蛋品深加工技术、功能性蛋品开发、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展开攻关。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深度融合与绿色低碳发展三轨并行,为‘鸡安’品牌注入持久竞争力,让山东好鸡蛋真正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从被动承受价格波动到主动锻造全链条韧性,东明“鸡安鸡蛋”的转型之路,为山东农产品品牌升级提供了深刻启示:单一环节的优势在风浪前往往脆弱,唯有打通上下游、贯通产学研,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价值再造中,品牌方能获得抵御风险的钢筋铁骨。

当一枚“鸡安鸡蛋”历经全流程精细加工,贴上品牌标识走向市场,它承载的已不仅是蛋白质营养,更凝聚着产业链协同的智慧、科技赋能的创新和抵御市场风浪的坚实底气——这正是山东农业品牌、“山东好品”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的核心密码。

来源: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尹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