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张文静 陈杨子
2025年,山东省中医院迎来建院70周年的重要时刻。70年来,山东省中医院历经风雨,不断发展壮大,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全面展示70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山东省中医院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开展建院七十周年《口述历史》系列专访,通过讲述70年来为医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和典型职工代表的成长故事,展现医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弘扬医院文化,传承医院精神。
202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迎来建院70周年华诞。70载风雨兼程,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硕果累累,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医院职工的拼搏奉献。在省中医建院七十周年口述历史系列专访中,肝胆内科主任医师尹常健分享了他与医院的故事。
尹常健,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名老中医,全国第四、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肝胆病中医临床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出版学术著作2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13项国家、省及厅局级课题,6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擅长运用中医理论与方法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胆囊炎、胆石症等多种肝胆疾病,坚持“治养并重、整体调节、病症互鉴”,注重阶段治疗与环节等独特诊疗理念,为无数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1974年,从山东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的尹常健,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憧憬,踏入山东省中医院。谈及选择这里的缘由,尹常健表示,“大学期间,就听闻省中医老一代知名专家的传奇诊疗故事,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深深吸引着我。更重要的是,在省中医一年多的实习经历,让我近距离领略了老一辈专家的学术风采和敬业精神,医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良好的人文环境,成为我向往的职业殿堂。”
令尹常健印象深刻的是,初入医院时,内科的硬件设施十分简陋,仅有一台心电图机、一台A超和几台x光机。尹常健还用一组数字介绍了建院以来内科巨大的发展变化,建院之初,内科职工仅有5人,日门诊量仅30人,床位更是只有20张。然而,70年时光流转,如今的内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职医师达401人,其中正高85人、副高97人;2024年内科总门诊量突破155万人次,占全院门诊量近半;床位数量扩充至1360张,同样占全院近半。这些数据,不仅是内科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医院70年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生动缩影。
作为在医院工作了51年的“老省中医人”,尹常健对医院70年院庆感慨万千:“回顾这半个多世纪,医院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衷心希望医院明天更加美好。我坚信,只要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一定能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中医强院的奋斗目标,为健康山东、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从青涩的医学生到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尹常健将半生岁月献给了山东省中医院,献给了中医学术和事业。他的故事,是医院70年发展历程的鲜活注脚,激励着新一代省中医人传承精神、砥砺前行,续写医院发展的崭新篇章。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